履行应急职责使命 筑牢安全防护底线
在回答提问时,李克强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的背景下,中俄坚持推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秉持开放、包容和透明的原则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符合各方的共同和长远利益。
昨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全文印发的《关于同意建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指出,同意建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组织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试点。为此,《意见》则指出,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等四类企业都被列入了严禁参与债转股的范畴。
在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定程度上导致债务风险上升,为此要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债转股就是重要方式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进行债转股,有一些落后产业、高能耗产业中的企业就应该退出市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都可以考虑使用债转股降低杠杆率。为进一步降低我国企业杠杆率,国务院又有了新动作。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将被重点鼓励实施债转股。而因为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
业内认为,随着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发力,钢铁行业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企业生产动力恢复,但也要防范已停工钢企借机死灰复燃。据钢铁工业协会监测,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8月以来,钢材价格保持稳定,钢材价格综合指数维持在75点左右,截至10月21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79点,同比上涨19.17点,较年初增长22.63点。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实际评审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审核检验过程层层失手。
据了解,河北省本次钢铁去产能吨铁可补25元,吨钢补贴为30元,重庆地区吨钢补贴则为72元。第二种情况就是伪造去产能项目,凭空虚造,骗取奖补。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工信局运行处原副处长安晓桢,因为玩忽职守罪和受贿罪,最近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半。过于看中财政奖补资金,过于使去产能进度和奖补的力度挂钩,使得去产能变成了要我去产能,而不是我要去产能。
他们怎么做?无非就是两条:第一是虚报去产能的规模,比如把两百万吨去产能的规模虚报成三百万吨,本来只能拿两百万吨的奖补结果拿了三百万吨的。有的基层工作人员索要巨额好处费,有的没按要求现场核查,审核签名由他人代签。
由于奖补不是一种普惠性的奖补,而是有特定针对性的,那么谁能拿到这个奖补指标,谁就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必然会有人来钻这个空子,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能把这当成一块有利可图、上下其手的地方。在三个环节上做出一些排他性的设计,避免三个环节的共谋,这样做将会对防止骗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全年去产能的基本目标。今年尤其是下半年钢铁去产能之所以如火如荼,与中央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大力督促密不可分,更与各省市存在较多无效产能且企业可获得政策补贴息息相关。
从另一则消息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多少妖精吃到了这块肉当然,我们不是要批评职能部门,在市场化和行政手段两者之间,它并不能轻松地二选一。这种人为控制的去产能进程结果就是煤炭价格大幅波动,今年5月底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仅为389元/吨,而到10月13日上涨到了570元/吨,煤价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半年内上涨近五成。以行政手段去产能,理由之一是任由市场完成这一过程会导致经济过大的波动和社会震荡,政府统筹,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可以比市场更完美、代价更小地引导行业达到供给平衡,但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得到证明。
任务分解既包括各省各地指标划分,也包括时间进度的安排和动态调整,行政督促则是通过舆论引导、督查考核等方式确保任务落实。事实证明,试图人为平衡供求、追求市场稳定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眼下房地产去库存效果便是一例。
历史上我们曾因为严厉控制电力产能而导致下一个经济繁荣周期出现严重电力短缺。相关部委、各地方政府忙着制定任务、督促落实,到目前为止,2016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了,一些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去产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显然,这是一种行政手段为主甚至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去产能方式,虽然在某个阶段这种做法效果显著,但从长时间跨度看,易产生严重弊端。同时,行政督促也要消耗大量成本。以行政手段去产能,除了容易在总体计划上出现疏漏或错误,还产生很多其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要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当然也包括在去产能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仍然任重道远。例如,资源大量消耗于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博弈引发的观望客观上延缓了去产能的进度,导致资源无法从僵尸企业中退出。自从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以来,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严重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以这一轮煤炭和钢铁行业去产能进程为例,同样出现了计划不如变化快的问题。截至目前,去产能主要工作方式是制定任务、分解任务、督促落实。
职能部门的计划经济思维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制约因素来自企业和金融市场,市场化去产能机制,有赖于一个真正的市场化微观主体和完全受市场驱动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今年年初,我国确定煤炭全年去产能任务为2.5亿吨,但上半年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9%,为了如期完成任务,去产能猛然加力,到7月底完成47%,8月底完成60%,而到9月底则完成了80%以上的任务。
煤炭价格的异动不仅加剧了下游钢铁行业的困境,而且甚至直接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走向任务分解既包括各省各地指标划分,也包括时间进度的安排和动态调整,行政督促则是通过舆论引导、督查考核等方式确保任务落实。
以行政手段去产能,理由之一是任由市场完成这一过程会导致经济过大的波动和社会震荡,政府统筹,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可以比市场更完美、代价更小地引导行业达到供给平衡,但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得到证明。例如,资源大量消耗于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博弈引发的观望客观上延缓了去产能的进度,导致资源无法从僵尸企业中退出。历史上我们曾因为严厉控制电力产能而导致下一个经济繁荣周期出现严重电力短缺。职能部门的计划经济思维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制约因素来自企业和金融市场,市场化去产能机制,有赖于一个真正的市场化微观主体和完全受市场驱动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这种人为控制的去产能进程结果就是煤炭价格大幅波动,今年5月底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仅为389元/吨,而到10月13日上涨到了570元/吨,煤价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半年内上涨近五成。今年年初,我国确定煤炭全年去产能任务为2.5亿吨,但上半年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9%,为了如期完成任务,去产能猛然加力,到7月底完成47%,8月底完成60%,而到9月底则完成了80%以上的任务。
显然,这是一种行政手段为主甚至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去产能方式,虽然在某个阶段这种做法效果显著,但从长时间跨度看,易产生严重弊端。当然,我们不是要批评职能部门,在市场化和行政手段两者之间,它并不能轻松地二选一。
相关部委、各地方政府忙着制定任务、督促落实,到目前为止,2016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了,一些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去产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截至目前,去产能主要工作方式是制定任务、分解任务、督促落实。
煤炭价格的异动不仅加剧了下游钢铁行业的困境,而且甚至直接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走向。同时,行政督促也要消耗大量成本。从这个意义上看,要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当然也包括在去产能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仍然任重道远。以这一轮煤炭和钢铁行业去产能进程为例,同样出现了计划不如变化快的问题。
事实证明,试图人为平衡供求、追求市场稳定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眼下房地产去库存效果便是一例。以行政手段去产能,除了容易在总体计划上出现疏漏或错误,还产生很多其它问题。
自从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以来,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严重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政策严控目的是去产能而并非是无序地拉涨钢价,防止市场再次出现复产狂潮。
针对煤炭去产能导致供应不足的担忧,有关人士表示,当前煤炭供需关系改善,个别地区煤炭供应偏紧,既是去产能效果的直接体现,也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过,该分析人士也表示,目前去产能尚存在不少问题,去产能工作千头万绪。